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学史励行| “学党史 学会史”专题培训讲座第七期内容分享
发布时间:2021-10-20 1453 联合会动态


    2021年10月11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秘书处成立互助学习小组,开展为期20日的“学党史 学会史”专题培训讲座,此次培训由联合会副会长王骏、副会长高大勇、常务理事王权主持。培训采用“应知”与“应会”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学习联合会基本情况,回顾联合会十年历程“大事记”,探讨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方法,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团队建设、理顺工作职能、提高各部门协作能力与工作效率。


    2021年10月20日上午10:00—12:00,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监事崔娅姬结合自身多年公益历程,向联合会秘书处互助学习小组分享了自己对公益的理解与解读。此次培训让参训人员清晰认识到作为一名慈善公益工作者要坚守初心,用一颗“真诚的心”做好每一项公益慈善事业。

“崔姐”:一个“爱管闲事”的人

    在北京公益慈善界里,大家都知道有一位人称"崔姐"的人物,一位和蔼慈祥的大姐,喜欢笑,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崔姐”,真名崔娅姬,是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监事,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职工。曾荣获2013年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十大榜样人物、2014北京榜样周榜样等荣誉称号。

    1998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崔娅姬救助了一位因意外从甘肃农村来北京做手术的小男孩,当时只有几百元收入的崔娅姬毅然拿出了二千元捐给了孩子,坚持每天为孩子送一顿饭,让他增加营养。从此,她踏上了“多管闲事”的征程。

    自那时起,崔娅姬开始参加各种各样公益活动:帮助空巢老人,帮助残疾人,去河北赤城的希望小学给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给患病的人捐款;她加入“天使妈妈”志愿者行列,专门救助孤残儿童;她带领孤残儿童就医体检,每次都为孩子们准备早餐;她组织参加义卖,为孩子们募集手术费用。几年来,她亲自救助的孩子就有百余位,每周固定一天去福利院做义工,为他们找到栖息地。谈到目前我国的弃婴率在持续降低时,“崔姐”洋溢着满满的微笑。

    崔娅姬认为,慈善是一种救急不救穷的过程,她带领慈善义工团队采用主办、承办、支持等方式,开展福利院教师培训、青少年戏剧教育,嫣然基金夏令营(第一批)、家庭教育版块等跨界活动,组织和参加义卖,为孤残儿童们募集手术和治疗费用;挖掘每个孩子成长路上所面临的问题,并从解决问题的根源上开展各种干预方式方法,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

罕见病的慈善,让星星也有梦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罕见病是众多患病率极低的疾病的统称,又称“孤儿病”。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很少见的疾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根据疾病症状及发病机制进行分类,罕见病有10余个大类,约7000种。

    2011年年底,在崔娅姬发起下成立了“和你在一起志愿者之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孤残儿童和罕见病患者。该团队目前通过组织建立网站、对接相关医院权威专家,为孤残儿童和罕见病患者解决很多医疗上的问题,先后帮助了60余名罕见病和慢性病患者,受益人数达到千余人。

2012年7月,崔娅姬联合国内的一些患者、家属共同成立了“蝴蝶宝贝关爱协会”,并于当年11月在北京成功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病友会。崔娅姬作为协会秘书长,成为这个群体里唯一一名与EB病没有关系的健康人,也是第一个真正走进罕见病家庭和生活的志愿者。2013年2月,在罕见病宣传月里,崔娅姬参加了多场罕见病的宣传活动,并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国际罕见病日中国区的高峰论坛大会。

    关注罕见病群体平等融入社会,旨在通过宣传和倡导,消除社会歧视,推动社会保障。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偏见。每个身患罕见病患者,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有全社会更多的人了解他们、接纳他们——让星星也有梦。

与公益结下不解之缘,从燕儿变成虫

    曾经,崔娅姬是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一名爱笑的职工,同事们常说她像一只燕儿飞来飞去,给大家带来很多欢乐。

    步入公益慈善界后,崔娅姬开启“管闲事”模式,“闲事”管着管着就成了一名老公益人。这位老公益人除了做义工、做公益,最喜欢的是就是阅读、写日记。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而人生是由每天、每年、每个阶段的活生生的经历组成,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她把每一阶段的沉淀都写到日记里,一写就是30多年。现在的崔娅姬就像她日记里的沉淀一般,更想去做一只能够沉淀下来的“虫”,纯正地付出,坚持做好慈善公益事业的每一件事。

坚守公益初心,真诚且务实

    “崔姐”与联合会秘书处互助学习小组开展了讨论模式,通过不同的解读与案例分享,让现场每位慈善公益工作者认识到坚守慈善公益事业的初心对慈善事业的重要性。

    讨论一:公益是什么。公益是公共利益事业的简称。是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的一种通俗讲法。“公益”一词至迟在1887年已经在中国出现并被使用,且被写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2月27日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中。公益不是用捐了多少钱财来衡量的,公益是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它的意义在于你用爱心温暖他人,唤醒了世界的善意,同时也开阔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讨论二:义工是谁。volunteer,中文翻译为自愿者、义工、志愿者,指在不计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和个人技术特长的人和人群。本质是服务社会,核心精神是“自愿、利    他、不计报酬”。

    讨论三:公益活动是什么。公益活动不是捐钱、不是不计底线的帮助,它犹如给干渴的树苗倒一口水;随手拾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搀扶老年人过马路;为迷茫的人一个方向;给困惑的人一个微笑;虽是举手之劳却温暖人心。公益活动至少应包含公民、公共、公德、公意和共益等五个要素。公益活动要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福利基础。在组织公益活动时,要遵循公德、符合公意,形成参与者多赢共益的良好氛围。

    讨论四:作为一个枢纽型组织,如何更好地开展公益活动。各部门要协同合作、抱团取暖、互相配合,坚守初心,用一颗“真诚的心”踏实做好每一项公益慈善事业。能把每一项平凡的公益做好,就是不平凡的人。希望我们能够共勉,活到老,学到老!纯正的付出,你一定会有收获。

 

 

北京市慈善协会 集美家居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50206MA2XN2XQ4A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10087号 京ICP备11022350号

技术支持:北京集美科技有限公司(集美慈善义工服务队)

公众号

微博